一、災備建設的要素
通常我們講DR是IT DR,也就是信息系統的備份和恢復;在IT DR的基礎上考慮到災難備份中心的運營管理、災難恢復資源的準備以及切換、重續運行和回退預案,構成了DRP;在DRP的基礎上,進行業務影響分析、制定恢復策略、業務恢復預案以及完善自身的組織機構等,構成了BCP;在BCP的基礎上,進行緊急事件和災難事件的響應及處置、危機通訊、公關以及外聯單位的危機管理,才構成了完善的BCM,從管理的角度做到了業務持續性管理。
國際標準把容災的級別定義為七個級別,不同的級別對應不同的恢復時間和投資花費?;謴偷燃壴礁?,技術的復雜度越大,投資花費也越多。
一般來說,災備建設主要包含以下7個資源要素:
(1)數據備份系統:一般由數據備份的硬件、軟件和數據備份介質(以下簡稱“介質”)組成,如果是依靠電子傳輸的數據備份系統,還包括數據備份線路和相應的通信設備。
(2)備用數據處理系統:指備用的計算機、外圍設備和軟件;
(3)備用網絡系統:最終用戶用來訪問備用數據處理系統的網絡,包含備用網絡通信設備和備用數據通信線路;
(4)備用基礎設施:災難恢復所需的、支持災難備份系統運行的建筑、設備和組織,包括介質的場外存放場所、備用的機房及災難恢復工作輔助設施,以及容許災難恢復人員連續停留的生活設施;
(5)專業技術支持能力:對災難恢復系統的運轉提供支撐和綜合保障的能力,以實現災難恢復系統的預期目標。包括硬件、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的問題分析和處理能力、網絡系統安全運行管理能力、溝通協調能力等;
(6)運行維護管理能力:包括運行環境管理、系統管理、安全管理和變更管理等;
(7)災難恢復預案。
二、常見災備方案
下面介紹一下三種常用的兩地三中心災備方案。
方案一 并行模式
方案二 串行模式
方案三 環形模式
三中心三種參考模式的優缺點對比分析
優缺點 | 并行模式 | 串行模式 | 環形模式 |
---|---|---|---|
優點 | 如果同城災備中心全面中斷,生產中心到異地災備中心的數據復制和網絡通訊不受影響。 | 如果生產中心全面中斷,同城災備中心到異地災備中心的數據復制可以繼續進行。 | 三中心兩兩聯通,具備最健壯靈活的架構。任一中心的中斷,不會對另兩中心的數據復制和通訊造成影響,從而可應對更多場景 |
缺點 | 如果生產中心全面中斷,同城與異地災備中心間沒有鏈路,無法進行數據復制和網絡通訊。 | 如果同城災備中心全面中斷,生產中心與異地災備中心間沒有鏈路,無法進行數據復制和網絡通訊。 | 相比并行和串行模式,需要更多的網絡鏈路資源。 |